2022年06月18日 星期六

“观兽天堂”——卡拉麦里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-casino plus

来源:地调局乌鲁木齐中心 作者:吴永强、潘展超 发布时间:2024-08-23

新疆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东部延伸着一块广袤戈壁——卡拉麦里,这里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、大漠落日、雅丹地貌、荒漠草原构成一幅雄伟的西部画卷。

这里是我国唯一温带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,是全球极度濒危物种——普氏野马的原生地、世界规模最大的野放栖息地和繁育地,也是我国现存蒙古野驴种群数量最大、分布最集中的地区,记录到的鹅喉羚种群占全球种群的1/4。这里还有盘羊、猞猁、赤狐、草原雕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约260种,因此,卡拉麦里又有“观兽天堂”的美誉。

“踏青腿”的“荒漠活化石”——普氏野马

行驶在卡拉麦里南部戈壁,可以看到一群似马非马、似驴非驴的有蹄类动物,它们三五成群,或觅食或奔跑。普氏野马有6000万年进化史,比大熊猫的历史还悠久,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是世界上原有300多种野马中唯一幸存下来的物种,被称为“荒漠活化石”。

目前,全世界有2000多匹普氏野马,我国有700多匹,其中新疆有512匹,近70%在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。普氏野马体型似家马,但头部所占比例大,咀嚼肌非常发达,没有长长的额毛,鬃毛较短且直立,背部有一条黑色脊线,小腿下部呈黑色,俗称“踏青腿”,这是普氏野马最显著的特征。

1985年,我国启动“野马回乡”计划,让野马完成野化、回归自然。历经40年人工繁育,种群数量不断增加,放归后的野马仍然延续祖辈的优秀基因,重新绽放着生命的绚烂。

“双面性格”的“狂奔高手”——蒙古野驴

在卡拉麦里经常可以看到与普氏野马体型相似的有蹄类动物,比起野马它们头小、耳朵长,好动擅跑,无“踏青腿”,这就是与普氏野马亲缘关系很近的另一种马科动物——蒙古野驴。蒙古野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分布区东起蒙古二连浩特沿中蒙边界狭长地域至新疆北部盆地。卡拉麦里现有全国80%以上的蒙古野驴,数量近4000匹。

蒙古野驴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60公里以上的速度,这种出色的奔跑能力,使它们在面对危险时能迅速逃脱。野驴视觉、听觉和嗅觉非常灵敏,生性胆小却又脾气十足,既是“胆小鬼”又是“大犟种”,具有典型的“双面性格”。卡拉麦里是蒙古野驴的天然“竞速场”,一条条纵横交错的“驴径”,见证了它们在沙漠、戈壁、低丘里恣意狂奔的盛况。

“荒漠精灵”和“换装高手”——鹅喉羚

在野马、野驴遍布的准东戈壁,还有一群动物被称为奔跑在荒漠里的“优羚”——鹅喉羚。因发情期雄羊喉部膨大,似公鹅头,故而得名。鹅喉羚尾巴比黄羊长,也称“长尾黄羊”,它们身形矫健、四肢细长、善于疾驰,是荒漠半荒漠地区指示物种,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。目前,新疆拥有15万-20万只鹅喉羚,其中卡拉麦里约有1万余只。

荒漠是鹅喉羚的“大舞台”。哪里有水就去哪里,往往以小群居的方式适应荒漠环境。它们自带一身保护色,并且会随着季节变化“换装”。一旦发现危险,就会竖起尾巴,亮出白色的臀部,快速逃跑,晃动的白色就是羊群独特的预警信号。

苍穹之下,鹅喉羚与普氏野马、蒙古野驴等野生动物一起,在卡拉麦里野生植物丰富的乐园里纵情驰骋,共同构筑成我国最典型的温带荒漠生态系统。

大自然的旷野生灵在这里繁衍生息,亿万年的时光变幻在这里留下精彩纷呈的印记。近年来,卡拉麦里有蹄类野生动物数量实现大幅增长,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和种群数量不断恢复扩大,这得益于一代代保护区管理人员的辛勤付出,也离不开常年奋战在这里的广大地质、林草、气象、动植物等工作者的默默守护与支撑。

2022年,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创建申请正式获批,在不久的将来,这里即将成为新疆首个国家公园。如今的卡拉麦里,蓝天、白云、远山、戈壁、草原和万物生灵融为一体,正在书写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!

撰稿:吴永强、潘展超

摄影:王  志、牛  

 

网站地图